世界印刷大會技術文章之十三——信息時代的印刷產業現狀與未來
首先請允許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概況。
富士膠片公司成立于 1934年當時的經營目標是照相膠片的全面生產。此后以照相膠片的開發制造技術為核心逐步擴展至影像、信息相關器材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等廣闊領域。如今已經發展成為約有160家國內外公司組成的跨國集團公司擁有從業人員約7萬名不僅在日本國內。同時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生產和銷售預計2001年的集團銷售總額將超過2兆5000億日元。
在中國正如各位所知我們也正在積極地進行生產、銷售和服務活動。除了銷售從照相膠卷等一般感光材料到印刷用器材、醫用器材、信息記錄器材等內容豐富的產品我們還在蘇州進行數碼相機一次成像相機、一次成像用相紙、APS照相機的生產制造同時還在天津進行鏡頭等生產制造。我也非常榮幸地獲得蘇州榮譽市民的稱號、此外我們還通過贊助像1990年在北京舉辦的亞運會、中國足球聯賽等各種活動與中國建立了深深的淵源。更進一步我們于去年開始參股中國印刷技術領域的中心科研機構——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經營的陸版制造公司。上個月我們在蘇州又與中國的企業合資成立了蘇州富士數碼影像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了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此外,去年3月通過獲得富士施樂公司的股份使之成為了我們集團的子公司我們的從基于靜電復印的文件制作解決方案一直到個性化印刷等市場也將受到中國各界的惠顧與各位交流的范圍將越來越廣泛。今后我們也熱切希望進一步擴展這種良好的關系。
本公司與印刷制版相關的事業除了制版膠片、印刷版材、數碼打樣等材料和處理設備外還包括圖文照排機制版機、掃描儀等電子圖像設備。作為產品陣容極其廣泛的制造商我們與印刷業界保持著深厚的關系。對于本公司來說印刷制版相關事業是繼照相事業之后的支柱性的基礎事業之一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接下來,請允許我就印刷產業的現在及其將來稍微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現在大家都認為印刷產業正在向著具備”制造業”和”信息產業”軟硬雙重性的獨特產業轉變并且正在不斷強化”信息交流產業”的形象。伴隨著這一變革印刷產業不僅僅局限干信息加工業而且還要擴大到信息中介業信息發布業等領域日本印刷界在面向21
紀的最新報告中已經把印刷業重新定義為“信息價值創造產業”。
在按照這些觀點探討印刷產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時我首先想說的是IT革命與印刷的關系。不少人認為作為廠革命給印刷產業帶來沖擊的一個例證電子報紙電子廣告、電子函件等使基子傳統的紙張的印刷需求相對地低迷。但是我堅定地確信即使在被稱為IT革命的今天不用說紙張仍然是最優越的媒介之一基于紙張的印刷的作用在將來也決不會繼續縮小。同時有多種客戶層面的印刷業不僅是紙張的印刷為顧客提供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機會也會增加甚至可以認為面從未有過的新的需求印刷業將會擴大應對的機遇才是正角的認識吧。
另一方面.由干 IT技術的滲透印刷產業與相關產業的界展正在逐步淡化也是不爭的事實。這樣一來對于我們業內人士來說確保印刷產業的同一性也是當前面臨的一個課題。作為必須趕快進行探討的經營課題我認為可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面對迅猛發展的T革命的對策、提高”知識附加值”從而確立競爭優勢、充分滿足相關產業要求的創造力的培養、緊跟市場全面應對新的市場需求等等。
伴隨各種各樣的信息內容的數字化產生了新的需求即從這些龐雜的內容中選擇加工出有用的部分再以各種形態應用至u各種媒介。為了提高這一連串作業的效率如何有效管理運營內容資源是很重要的。為了實現能夠充分應對顧客需求的內容管理有必要構筑專用的數字資源管理系統。我想這一點正好為一直與各種信息內容打交道的印刷產業展現了一個新的開拓方向也可以說這是個機遇我們可以進軍數字內容制作與發布一對一市場支持等新領域。
另一方面、印刷制版工藝本身也伴隨數字化的不斷深入以印前工藝為中心實現了巨大的變革。文字、圖像處理以及排版的計算機化、圖文照排機的普及就是這一變革的具體呈現。今后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將這一發展趨勢進一步深化從策劃、下訂單經過圖像處理、印版制作、印刷直到交貨、結算處
理以整個工序為對象構筑數字化工藝流程確立效率更高的刷品制造工藝。
再從印刷用圖像制作到印刷的制造工序來看也出現了如下的多樣化:
CTF(計算機直接制片)
CTP(計算機直接制版)
CTC(計算機直接機上制版)
POD(直接印刷個性化印刷)
其中的CTP在今后數年間將會持續增長。CTP大致可分為光敏樹脂、熱敏‘銀鹽等各種方式客戶可根據其各自的憂缺點進行選擇。雖然以上各種方式都已經進入了實用化階段但是與傳統的PS版相比我認為在技術上可以說還處在發展過程之中。對應紫激光的光敏樹脂版也將是未來有望獲得發展的技術。CTP普及率在日本約為7%在全世界為百分之十幾。我認為即使再過5年、70%左右仍然會保留使用印刷膠片的印版制作工藝。同時在印版滾筒上直接成像的機上制版以及使用磁性墨(粉)在紙張上印刷的直接印刷方式已經開始應用干黑自或彩色短版活為主的印刷。這些數碼印刷方式的進展也值得我們關注。
我認為在這些形式多樣的方式之中如何吃透各自的特點選擇最適臺自己公司的方式是一個很重要的經營課題。
富士膠片及其集口已經將“圖像解決方案和信息化解決方案以及文檔解決方案”作為跨國公司的口號。這一口號作為日常業務新產品開發的指針不斷給子公司或職員以強大的沖擊。另外本公司開發的基本出發點就是以這一口號為基調的完全站在用戶和市場的立場在模擬和數字兩方面提供新技術新產品和系統軟件。例如數碼相機和銀鹽膠片領域都同樣是世界范圍內有數的技術提供者在通常被認為對質量要求特別嚴格的日本市場占有領先地位。
本公司決心通過靈活應用長年以來積累的、領先于其他公司的技術開發出不同檔次的商品向業界做出更大的貢獻。本公司通過開發廣泛的技術、產品系列在化學、光學、電子。軟件等各個領域擁有著獨有的圖像技術并要把這些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提供能夠發揮擁有廣泛的技術優勢的解決方案。
另外從一般消耗材料到產業用器材的多方位經營、相關技術可以互換正是本公司的優勢。例如印刷制版領域最早經受了數字化的洗禮。在這個領域開發出來的技術被應用到了一般照相領域和醫療領域。同時一般照相領域和文檔信息成立領域開發出來的關鍵技術又反過來被靈活應用于印刷領域。
只有不斷努力改進質量、持續應對變革才能在競爭、變革的經營環境中成長起來這一點非常重要。技術革新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但是能夠把這種挑戰變為機遇的仍然是技術革新。我們將把“利用尖端的IT技術、最恰當地快速應對不斷變化的顧客的需求”作為每天的座右銘。
本公司計劃在2001年全集團每天投入4億多日元的研究開發費。這一數字將占據本公司收益中相當大的比例。這是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為了應對變革必須不斷加快能夠應對變革的產品的開發稍有疏忽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進而不能滿足業界的期望。
本公司擁有廣泛的技術和商品系列以及強大的技術服務能力我們決心發揮其優勢作為能夠應對用戶的多種多樣的需求的最優秀的企業中的一員長期發展下去。我們的目標是主干領域將由自己的技術自己的產品應對同時根據需要與其他公司組成技術特許合作成為從輸人到輸出的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另一個不能忘記的是地球的環境保護,我們不僅認識到這是經營課題之一,而且把它作為企業存亡的基石落實到今后的發展中。
作為“1&1”即”圖像與信息”的綜臺廠商我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作用。全力開發融合了數字和模擬兩方面長處的系統不斷提供能夠應對業界變化的新產品以及新技術。我們決心在新世紀也要不斷對全行業的新發展做出貢獻因此,誠心誠意地請各位繼續給予支持。
作者簡介
生于
1925年1O月28日,畢業于東京大學經濟學部?,F任富士膠片株士會社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同時兼任富士施樂株式會社、富士寫真光機株式會社、富士
ARCH株式會社、富士醫學株式會社董事,oacel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監察董事。
于1948 加入富士膠片株式會社,1964年任紐約事務所所長,1972年成為董事會成員,1976年任常務董事,1979年任專務董事,1980年任社長,1996年任會長兼首席執行官。其他職務包括:經濟團體聯合會常任理事,經濟同友會會計干事,日本經營者團體聯盟常任理事,日本寫真協會會長,日蘭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