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對兩岸三地印刷業的效應
作者:林和安
發表于《印藝》2002年第8期總第224期
中國內地與臺灣相繼于2001年11月和2002年1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或WTO),勢必對兩岸印刷出版業的合作與交流產生深遠的影響。臺灣印刷業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香港與臺灣、香港與內地同業間固有的貿易關系隨著內地與臺灣相繼加入世貿后將會有何轉變?筆者帶著這一思考,在去年7月拜訪臺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期間,大家就因全球經濟不景氣而造成對臺、港兩地印刷業產生的影響及印刷業如何應對,如何實現轉型等問題進行了交流。今年6月又藉參觀臺北計算機展之機,再次拜訪了臺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和臺灣文化大學。今次造訪,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兩岸三地的WTO效應。
隨著數碼時代的到來,印刷業也不可避免的邁入數碼時代,CTP、網絡出版的出現已成為數碼時代的前奏。如何更好的掌握這些技術,讓這些技術能夠充分發揮出它們的威力,從而使廠商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將成為印刷業關心的一個話題。近年來由于臺灣制造業明顯外移,使島內印刷業的業務量大幅萎縮,使印刷業人才不易被吸收,臺灣印刷同業如何適時加強調整印刷人才的培育,于是筆者專門訪問了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系。
![]() |
圖一:林和安先生代表印藝學會致送紀念品。(左起)林譽方博士、林和安先生、陳昌郎主任 |
臺灣印刷界泰斗李興才教授的高足,現任臺灣的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學系主任陳昌郎教授提到:文化大學印刷傳播系根據印刷產業的實際發展,已將印刷傳播概分為出版設計群、復制科技群與媒介管理群等以擴大印刷平面傳播媒介的領域;同時大幅增加有關計算器信息相關課程,諸如:互聯網、多媒體、動畫、音樂編曲與制作、電子出版、電子商務、數據庫等課程,而且又加強了有關設計、攝影等藝術相關學科,以期培養出綜合性印刷人才,更好適應印刷業的變革與發展。無疑,人才教育的提升將為兩岸的合作打下又一堅實的基礎。事實上目前臺灣印刷學院培養的許多專才正在中國內地的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大印刷基地服務。此外,筆者常與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鄭州大學包裝工程系、臺灣的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學系等印刷院校保持著良好聯系,通過他們了解到,現在內地同樣重視印刷人才的培養,內地印刷院校這兩年正有蓬勃發展之勢。如能加強兩岸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無疑為今后整個大中華印刷業的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
|
圖二:林和安先生與研究生合照 |
中國內地加入WTO以后,兩岸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以促進兩岸印刷出版的合作。臺灣有著先進的印刷技術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內地則有廣大的市場和廉價的勞動力。臺灣印刷業可在內地加大投資,借助內地的廉價勞動力,占領一部分內地市場。而內地企業也可以合資等方式與臺灣印刷企業合作,在技術管理方面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這對雙方來說都是雙贏。中國入世之后,跨國企業的大規模進入是必然的,中國內地開始成為「世界工廠」,印刷包裝前景商機無限。而且內地企業勢必要尋求有力的合作伙伴以增強實力。所以,臺灣印刷界可在內地找到不少機會。臺灣和香港的印刷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達致今日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此時就要把目光瞄向內地和國外的印刷市場。港臺憑其先進的管理技術、配合內地廉價的人力物力,因此具有一定的競爭力。特別是內地的傳媒信息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的市場潛力巨大。港臺印刷企業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搶先一步,憑借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擴展內地市場。
入世后內地印刷業將會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興旺與持續發展。目前中國內地擁有印刷企業15萬多家,從業人員300多萬人,由其印刷業總量來看已經居世界前列,但從人均出版物消費和人均印刷品占有量來看卻相對落后。內地人均出版物消費約為35美元,而德國是300美元;人均印刷品年消費量為10-13美元,而日本為470美元,美國為316美元;內地人均年紙張消費量26-27公斤,而日本和美國分別為240公斤和340公斤。伴隨內地經濟的蓬勃發展,必將促進信息和文化產品的需求。其巨大的市場潛力乃世界各國競相追逐的目標。
![]() |
圖三:臺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好友的熱情招待(左起)陳政雄、張和雄、邱華演、嚴長庚、林和安、袁榮華、黃毓麟、魏尚敬、陳金菌、林得金 |
此外,在內地整個經濟格局中,地區發展極不平衡,東部較發達,西部相對落后。西部10省市占全國面積的56%,人口占23%,印刷業(書刊、包裝、報紙及其它)產值僅占16.3%。西部開發國家和當地政府有諸多優惠鼓勵政策,內地文化出版印刷的法令也會漸漸松綁,此乃臺灣印刷業挺進內地的大好時機。
近年來,臺灣印刷業普遍受經濟衰退影響,加之印刷機械、紙張及相關材料進口關稅問題導致生產成本過高,難以與近鄰香港、新加坡、韓國等抗衡。隨著臺灣進入WTO,這一問題將不復存在。臺灣印刷業一流的高科技設備、管理、人才和印刷品質由于內需有限,致使生產能力過剩,因此企業經營者只有想方設法拓展內地等新興市場,期望能將印刷產品銷往內地,才能發揮出臺灣印刷業的優勢。
固有的壁壘將被逐漸打破,兩岸三通也只是個時間問題。從香港的角度出發,中國內地和臺灣加入WTO會有兩個重要信息。首先,中國入世會加速世界經濟全球化,香港必須盡力以維持其國際貿易及商業中心的地位。其次,要抓緊面前的機遇,香港不單要進一步發展及鞏固與內地的合作伙伴角色,亦要積極發展成為內地與臺灣聯系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