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Well 人體能量場分析儀
世界網絡www.linkwan.com 創辦人林和安 本文發布于《中無通訊》第77期
5月7日,香港TechbioCom (HK)Ltd. 主辦量子醫學:人體能量場分析儀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以“測量能量場和健康狀況的科學”為主題,由香港TechbioCom (HK)Ltd. 程志明總經理特邀請俄羅斯康斯坦丁·克羅托夫博士(Dr.Korotkov)專題介紹氣體排放可視化(GDV)技術,探討Bio-Well產品在保健的應用趨勢,使各地來賓得到新思維。本人獲邀出席,借此機會認識不少醫學界精英,獲益良多。
克羅托夫博士(Dr.Korotkov)主講,蔡曉東博士翻譯。
克羅托夫博士(Dr.Korotkov)帶領團隊開發基于氣體釋放顯像技術(GDV),革新克里安攝影術,能實時收視人體能量場。這種精簡新技術由CCD影像感應器捕捉手指尖排放的“氣體放電”,反應身體、情緒、心理和精神能量所發射出的能量場。采集10個手指尖的GDV圖像,并連接計算機及云端程序做進一步的作評估。
顯示出GDV 圖像視頻采集 (GDV Capture)、GDV 圖表 (GDV Diagram)、GDV 能量場 (GDV EnergyField)提供具參考的資料,對養生、治病提供“實時”健康評估。
GDV的測量概念是基于量子生物學的概念。氣體排放可視化技術(GDV)由CCD影像感應器(攝像機)和配套軟件組成,透過十指尖分別按壓測試端石英透明鏡面進行指尖掃描,此系統由微中央控制單位、計算機配合、互聯網Bio-Well云端進行分析。測試時,以預設脈沖發生器輸出7KV高壓、頻率1000Hz、1毫秒寬脈沖施加到石英透明鏡面背部透明導電層?!半娮?光子成像(EPI)”當測試者指尖接觸到石英透明鏡面上一毫秒脈沖寬的強電場弱電流感應放電;人手指尖誘發電子-光子組成的“電子云”,形成“電暈放電”的現象。捕捉人的指尖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活動,此技術基于介質阻擋放電(DBD)原理,利用不導電石英透明鏡面對電子吸附作用,形成反向電場,發出微弱的人眼不察覺的藍光。
通過光學CCD影像感應器捕捉記錄下,首先成黑白圖像,然后將黑白圖像轉成彩色圖像。GDV(氣體放電可視化)技術是在EPI(電子-光子成像)的基礎上建立,圖像經“A/D模擬/數碼視頻處理器”濾波器、放大器、A/D轉換處理后經USB線輸入計算機再與Bio-Well 云端大數據庫作比較,用GDV處理器中程序對采集到指尖光環“電暈放電”圖像進行頻譜分析,解讀后呈現各反射區的實時功能狀態。
鈦金屬圓柱傳感器原理探討:
鈦金屬不易受磁場影響,但鈦圓柱與氣體排放可視化技術(GDV)配搭組成一體化光電集成傳感器,在理論上可行,測試時施加到石英透明鏡面背部導電層的7KV高壓及1000Hz頻率,1000Hz頻率是石英透明鏡面介質(二氧化硅玻璃)頻率范圍。利用鈦金屬在強電場下有介質阻擋放電(DBD)擴散電光效應,可測量電場信號的幅值、頻率信息。缺點是穩定度較差,優點不需復雜電子組件,適合這類非線性儀器應用。
本分析儀校正是運用鈦金屬圓柱傳感器配合計算機與Bio-Well 云端聯接作可靠數據校正,校正直到符合標準的參數。
人體能量場動態平衡分析圖
克羅托夫博士(Dr.Korotkov)在今次課程總結量子醫學對物理、情緒、心理以及靈性的活動能透過指尖非常敏感誘發出來,把指尖擺在石英透明鏡面上,CCD影像感應器的(攝像機)就可以拍出環繞在指尖的高電場下形成“電暈放電”的現象。通過BIO-Well人體能量場分析儀系聯接個人計算機及云端,分析“電暈放電”現象的質量和強度。氣體放電可視化通過圖像的顯示出來。
人體器官能量圖是身體、情緒,最敏感的反映。Bio-Well是非侵入性的方法提供大量的有意義的生命信息,為你提供一個真正養生治病最佳的狀態的可視圖表,為在早期診斷器官功能變化提供參考。
克羅托夫博士(Dr.Korotkov)團隊結合傳統中國中醫、針灸學,印度阿育吠陀醫學等量子醫學,提倡從“治已病”醫學向“治未病”醫學轉化。
從10個手指尖GDV圖像信息建立一個人體能量場模型。顯示手指與人體器官相關性能量場,以數字形式顯示在圖表中,整體真實性和對稱性。對健康評估如在治療前后的能量場比較,對飲食、靜坐、體育運動、手術等研究統計提供客觀分析。
人體焦慮與健康指數評定
可以對焦慮與健康指數采用10分記分制顯示,0-2分,非常鎮定,放松的人2-3分,一般鎮定的狀態3-4分,因為積極工作,興奮、緊張情緒產生的興奮狀態4-6分,高度緊張6-10分,非常高度的緊張,極度的興奮。
按照中國道教理論及印度醫學原理,人體能量存在七個脈輪的地方,它們被認為可以影響身體、精神、情緒狀態。中醫養生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陰陽平衡的理論之上,《易經》中所講的陰陽運行就是陰陽平衡的規律。平衡對人體十分重要。透過此能量分布參數圖能對人體的功能狀態進行分析。
中醫養生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陰陽平衡的理論之上,《易經》中所講的陰陽運行就是陰陽平衡的規律。
不同類型音樂對情緒、情感有重要的影響和促進,音樂誘發情緒的腦機制,能調節、醫治心理病癥。例如古典音樂漁舟唱晚、班得瑞(Bandari)等均能有效促進陰陽平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