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深港印刷合作,共創世界印刷品牌
發表于《印藝》2003年第2期總第230期
作者:林和安
最近內地網上流傳一篇題為《深圳,你被誰拋棄?》之文章,在內地引起相當回響,也引起了本港多家媒體報導和熱烈討論。該文提及深圳已面臨特區不特的局面,不再具有90年代時的優勢,如若不變革、不謀求發展將在未來的競爭大潮中被淘汰。深圳市市長于幼軍對此文十分重視,于1月19日會見了該文作者,一起為深圳的發展建言,并致謝該文給深圳擊一猛掌。針對深港合作,于市長指出:深圳與香港是鄰居,會更加主動推動深港合作;“一國兩制”并非合作障礙,重要的是如何建立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形成良好的機制。并表示:珠三角需加強規劃和協調,使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更加合理,避免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深圳會自覺服從大局,并主動推動形成珠三角經濟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去年在不同場合也多次強調要加強香港與珠三角,尤其是深圳的合作,并于年初的“2003年施政報告”中又一次強調,“港粵兩地的合作要百尺竿頭,有新發展和新突破”。深圳市市長于幼軍日前也已為深港合作定出具體思路:推進深港同珠三角的合作;深港雙方聯手到世界各地招商引資、推介旅游;加強兩地機場、物流業的合作等。加強合作、共謀發展越來越成為深港雙方的共同話題。
在印刷界,兩地合作有無優勢可言?回顧近年來本港經濟的低迷狀態和深港合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筆者感到要改變目前所處困境,應抓緊時機,切忌空談,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同時香港政府也應該聽取來自各界的建議,取其精華,帶領深港兩地印刷業的又一次興旺局面!
我拿什么來奉獻給你!“談婚論嫁”話合作
網文《深圳,你被誰拋棄?》之十問中第六問提到“深圳有情香港無意?”。果真是這樣的嗎?筆者認為不然,至少于印刷界來說,香港“情郎”早已既膽怯又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但情郎們肚子里都有苦水,筆者就認識許多到珠三角到深圳求發展的印刷界朋友,與當初的“郎情妾意”相去甚遠,似乎當時走的太匆忙!為什么會這樣呢?
筆者帶著這個問題與兩地各界人士共同探討,深港兩地合作,大部份人均會以自己文化背景及利益角度出發,與不同人探討會有不同答案,一般不能好好去理性分析。的確,內地由計劃經濟急速向市場經濟轉變,對金錢的渴望程度有時甚至比香港更為利害,而香港受西方文化影響,兼具中華民族誠信特性和西方法制商業準則。事實上,10多年來深圳印刷業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的狀態,從無到有、高速成長、形成了規模,確立了在全國印刷業中的重要地位,對推動廣東以至全國印刷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豐富了內地吸引外資的經驗。但筆者認為文化的稍許差異并不代表兩地不能合作,關鍵是要端正心態、兼顧各方利益,不能一廂情愿 ?!罢劵檎摷蕖睙o非“郎才女貌”,認清家底,優勢互補,談合作需請君自問:我拿什么來奉獻給你?
與時俱進,“前店后廠”模式新探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內地改革開放,而香港地價、勞動力等資源價格相對偏高等因素影響,上百家香港印刷企業如利豐雅高、中華商務、星光等紛紛將廠房、設備搬遷到深圳,一時間深圳印刷業百花齊開。但近年來各地印刷業爭相開放發展,如上海建設國際印刷城,蘇州興建工業園,中山建立包裝基地,北京規劃印刷城,杭州市計劃“國際包裝中心”。港深兩地印刷業面臨激烈的國內競爭;同時隨著中國加入WTO,港深原有的優勢已不復存在,港深兩地印刷界還將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港深兩地印刷界如何更加緊密結合,互補長短?
“與時俱進”是近日內地使用得最多的一個詞。的確,坐地日行八萬里,與時俱進是真理,任何事物都必須與時俱進。珠三角地區各有優勢,香港也有珠三角地區暫時未能取代的條件,比如國際銷售網路、高質素的營銷策略、金融自由優勢和靈活彈性的市場機制等。深港實際交往十多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時移世易時局也發生了一些變化?,F在珠三角地區經多年發展不乏有實力、資金雄厚的大型國企集團和一些高速發展的中小企業業務漸上軌道,不需依賴港商。香港與廣東的融合,現在香港熱,廣東冷,與以前形成鮮明對照,粵港融合雖落實不易,但合則雙贏,爭則雙輸,深港目前,特別是香港,缺乏了為創造未來奮斗的決心、,要問人生的路該怎走?得先悅納自我、計劃未來,自我裝備,重樹信心,合力扭轉逆境,重展昔日的繁華。唯有憂患意識迫使粵港更緊密融合,才能避免被拋棄。
以往“前店后廠”的合作經營模式是港商到深圳設廠,現在是時候吸引和促進這些國企集團、內地中小企業也到香港來“開店”,到香港來開設或合辦公司、設立辦事處等。這只是兩地合作模式的一種,兩地印刷界應嘗試在其他方面的緊密結合,應充分發揮在資源、資金、人才、市場、科技、管理方面的互補性,這些優勢如能最大限度地實現互補,將大大提升兩地印刷的競爭力。
癡人說夢,深港兩地聯合舉辦“印刷國際博覽會”
新世紀之初,韓日首開先河聯合舉辦2002世界杯,韓日足球隊的突出表現令世人驚喜,給人無數啟發。深港兩地聯合舉辦“印刷國際博覽會”不應該只是一個夢想。
印刷業的競爭,已提升到區域競爭的層面。上海市建設了占地1000畝地,集展覽、商務、設備、設計、印刷、金融、物流于一體的國際印刷城。北京市今年更奮起直追,規劃發展2000畝地的印刷城;杭州市在省政府的支援下也正在努力建設“國際包裝中心”。而具有品牌優勢的深港印刷業,需聯合起來,爭取成為超越日本的國際印刷中心。香港其實有很多丟荒的資源可以利用,如舊啟德機場的空地可以建珠三角印刷國際展覽中心,由沙頭角到落馬州的土地也可以用于開發建廠等。
隨著深港皇崗—落馬洲新建公路人行通道橋、羅湖及文錦渡等口岸改造工程的規劃、設計、建設,以及1月27日皇崗口岸旅客24小時實現通關等工程,便利的交通條件將使深港兩地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有利于舉辦國際博覽會。
香港有著舉辦大型國際會展活動的經驗、人才和眾多基礎設施,深圳每年一度的“高交會”在內地頗具影響。香港享有“國際都市”、“自由貿易港”、“購物天堂”等美譽,加之深港秋冬兩季氣候宜人,是商務考察、觀光旅游的首選。兩地印刷界與臺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印刷界保持有良好業務往來關系,扮演著珠三角地區的樞紐作用和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戶作用,港深聯合舉辦“印刷國際博覽會”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