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之光——記李凌霄教授
發表于《印藝》2003年第2期總第230期
作者:林和安
近日,喜聞李凌霄教授獲美國電子文件圖像系統協會(EDSF)“2002年開創性教育家獎”。美國電子文件圖像系統協會(EDSF)由全世界五千余家電腦系統和資訊科技公司如IBM、DELL、Xerox、海德堡等公司于1996年成立,表彰全球對電腦信息管理、圖文傳播有貢獻的學校,今年開始在全球選拔對該領域有杰出貢獻的個人獎,該獎僅授予那些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杰出代表,這些人士或是通過創新性的教育和培訓計劃發展了行業優勢,或是透過教學為圖像傳播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并且展現出他們的領導才能、革新精神和工作熱情。此是李凌霄教授最近所獲的第二項大獎,于2002年8月時,美國工業技術協會為表彰他在“圖像傳播”教學領域內,為學校提供的出色服務而授予“年度杰出教授獎”。
一年內兩獲殊榮,這是李凌霄教授辛勤努力的結果,是他獨辟蹊徑,持之以恒而換得的大眾的認可。華人活躍在美國圖文傳播和印刷業的非常少,李凌霄教授在該領域內孤軍奮斗,個中滋味可想而知。在其90年代初期再次赴美后,即已獨創“按需服務”、“微傳播”和“跨媒體”的概念,但直到90年代中期才漸獲共鳴,現在才獲得主流認同為印刷傳播的趨勢。其中之所付出,不由為之感嘆!
一個人的一生能做出些讓人仰慕的成績實屬不易,而出門在外闖蕩出一翻事業就更難上加難。李凌霄1954年11月出生于臺灣,畢業于臺灣文化大學出版印刷系,留美后讀取密蘇里大學工業科技碩士和北愛荷華(Northern Iowa)大學工業科技博士,曾任教密蘇里大學,1997年應聘為加州州立大學洛杉機分校(CSLA)工學院教授。在任教六年以來,開設了全新的教學模式,為人才的培養及科技的推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
|
與太太和女兒在一起 |
1988年,香港印藝學會在港舉辦連續八天“現代化印刷工業管理課程與研討會”,臺灣文化大學李興才教授帶領二位高足李凌霄、趙仁蓉來港講學,筆者負責接待,籍此與李凌霄教授相識。當時從其言談舉止中感覺到他是一個勤奮、好學之人,有著自己獨有的思維方式及自己的見解。相談投機,并一直保持通信往來。
2001年9月,此時已榮任美國洛杉機加州州立大學教授兼圖像傳播印刷管理組主任的李凌霄應香港印刷科技研究中心邀請再次到訪香港講學,講述其對“印刷如何與網絡系統結合”、“數碼印刷與個性化出版”等問題的研究心得及提出“印刷業不能只一味的適應市場,要整合邊緣技術創造市場”的前衛觀點和設想,給印刷業者帶來對未來印刷業新的設想及對印刷前景的展望。
李凌霄教授聽聞香港印刷大廠多數北移深圳,深圳業已成為中國最大印刷基地之一,于是不辭辛勞前往考察,并于海德堡培訓中心安排講座,講述未來印刷發展前景等議題。深圳印協大部分常任理事聽取了此次報告,并對李凌霄教授所講述的內容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講座過后于利豐雅高印刷(深圳)有限公司考察??萍际菬o界的,李凌霄教授的真知灼見同樣得到內地印刷行家的認同,也給大家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帶來了對印刷業能蓬勃發展的新的希望。
1997年以來,李凌霄在洛州大開設了幾項享譽全美的教學計劃,例如南加州獨有的“圖像傳播”學士位計劃、“2+4+職業”模式、2+2+2新概念接合計劃、高中圖像傳播老師輔導計劃等?!皥D像傳播”學士位計劃,開設十八門新課程,有圖像傳播、數碼文件管理、傳媒實驗室等,教學內容包括數碼圖像、印刷、電子出版、PDF軟件和多元媒體制作等,這些課程依據李凌宵設計并在全美專業大會上示范介紹的模式發展而成的。
李凌霄也是全美工業技術協會資深專家,目前已出版了七本專業書籍、九十篇論文。美國一些著名圖書館,包括國會圖書館、耶魯大學圖書館,以及臺灣的中央圖書館等,都收藏了他的著作。李凌霄有五篇論文入選全美工業技術協會年刊佳作,他曾應邀在全美和國際專業會議上,十四次擔任主講人,十二次介紹個人成果,以及在國際學術會議“全球前途研究”擔任圓桌會議學者。此外,李凌霄教授還當選美國工業技術協會圖像傳播分會候任會長、全美協會執行委員、南加州印刷工業協會評委,以及其它多項專業技術協會的職位。
“我最大的愿望是和同業一起努力、研究為印刷、傳播業找尋一個永久的春天”(李凌霄語)。在不懈的追求中,為了新的夢想,李凌霄教授又已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