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髖關節惹的禍
作者:臺灣律動正體養生法協會理事長、臺灣礒谷式力學療法總部總部長 林克彥
一、支撐人體上半身的髖關節
髖關節在人體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支撐上半身軀干之外,又因髖關節是由大腿骨上端的“球狀股骨頭”緊密嵌入骨盆下方兩側的臼狀髖臼中,形成了左右兩個“杵臼關節”亦稱“髖關節”。它尚具備了可以前后擺動、彎曲、伸直、張開、并攏與仰坐等各種姿勢,以及行走、跪、臥等極複雜功能。但是也很容易因擠壓、撞擊、跌倒等事故或者動作幅度太大而形成所謂的“髖關節轉位問題”。
二、髖關節轉位是引發疾病的原因
人類是以兩只腳支撐行走的動物,必然會受到地心引力及其他外力作用。外邊達到平衡時即能處于正常生理狀態,但是90%以上的人類都不能處于力學平衡自然狀態。當身體有不能處于平衡時,容易造成站立或睡眠時產生左、右、前、后的不平衡。這皆由于股骨頭轉位使然。當嵌在骨盆內的股骨頭角度有變化時,股骨也隨之產生異常。髖關節及股骨角度的異常正是發生疾病的根本原因。當股骨角度向外轉和向外旋時,這只腳會變長;相反的,股骨角度向內轉和向內旋時則變短。兩只腳有長短差,將會造成跛足,致使骨盆隨著發生傾斜。坐在骨盆之薦椎上的脊椎也將會跟著傾斜,而人類本身有抗地心引力及自正作用,造成脊柱異常彎曲,必將引起該部分脊髓及有關神經的功能障礙,同時必會影響神經所支配的臟器發生功能障礙,也就是說發生疾病。
簡單說明如下:
1、髖關節的轉位(根本)→2、腳的長短(跛足)→3、骨盆的傾斜(基礎不穩)→4、脊柱的彎曲(側彎、后彎或前彎)→5、脊髓神經(影響)→6、全身平衡的破壞→7、脊椎的扭轉(各器官)→8、疾病發生(過去、現在、未來)
由此可知,產生發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髖關節的轉位,亦可說疾病的發生皆是髖關節惹的麻煩。歷經數十年的累積統計及解剖學上的互證,當左腳變長時,必然會引起胃、十二指腸、肝臟、大腸等消化系統與泌尿系統以及婦科系統的疾??;右腳長時脊椎會向左側彎曲,一定會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也就是容易罹患氣喘、肺炎、咳嗽以及引起循環系統的疾病。如心律不齊、狹心癥,心肌梗塞等心臟障礙。但髖關節轉位不一定只有單純的單一轉位或同時向同側轉位,亦即可能兩只腳都會變長或變短,此時脊椎會向前后左右扭曲的關係,身體會變得非常容易疲勞。
三、如何知道自己有長短腳
用肉眼觀察人體時,大多數的人自認左右是對稱的,但將自己的半身照底片反過來洗印后,再與正面洗印的照片對比時,卻會發現左右無法吻合的。這種差異,很多人認為因長期使用右手右足,于是右手右足的肌肉、骨骼就比左手左足發達,甚至吃飯時也很少有人會平均使用左右兩側牙齒,常用的一側就會發達,就這樣,臉部或身體自然產生歪斜了。雖然左右不對稱,并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所以人們也就很少認真考慮其后果了。
實際上,人體左右兩側的不對稱,往往是由于上述之脊椎的位置異常所造成的。而不同程度的左右不對稱是由于髖關節轉位造成的,我們可以利用下列表格做簡單的自我判斷。
當然這只是簡單的進行自我判斷,但是人體構造非常複雜,除了髖關節的轉旋位問題外,尚有前后方脫位、變形以及發育異常、壞死等各種不同異常,這必須由專業人做出診斷及進行正確之矯正了。
四、礒谷力學療法的矯正與自我保健
礒谷力學療法包含了預防,矯正治療及療后保?。ūpB)三種重要觀念。當髖關節尚未發生轉位時,可參加學習礒谷力學療法的“健康指導員研習班”。除了可學習自我預防及指導家人預防,避免讓髖關節轉位,又可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注意及防患于未然的方法。
當轉位已發生時,就要找尋專業人員做出正確判斷及矯正治療。最重要的是必須了解,人體是由骨骼、肌肉及韌帶所組成。如果只有骨骼時,人體形同一具骨??;而只有肌肉時,那不就是肉攤上去了骨頭的一堆肉?只只有骨骼和肌肉,并不能讓人體站立或行動。所以就需要有連續骨骼的韌帶才能讓人體有自由行、跪、坐、臥的功能。因此,治療時,一定要能對骨骼、肌肉及韌帶處理。何況肌肉有慣性,在處理后,在短時間內就會恢復其變位。唯有三位一體處理的方法,才是能根本而非治標的方法。
五、如何方能長期正體及自我保健
礒谷力學療法分他力矯正及自我矯正,他力矯正是由治療師幫你矯正;而自我矯正是透過學習——由治療師指導如何在宅自我進行的矯正法。其中最重要的在宅自我矯正保健時,必須具備工具以及正確的方法。工具是三條束帶與一個陶枕,方法:動力學的抱膝運動、屈伸運動以及靜力學的三點綁束帶與使用陶枕針對腰、頸部的保養。雖說方法很簡單,可以自行做保健,但學習正確的方法及努力不懈,堅持加上恒心毅力,才是維持全身平衡,正確體態的重要關鍵。